新闻速递

News Republic

05

2025.10

我校舞蹈艺术学院教师赴墨西哥参加河北省文旅宣传推广活动

近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魅力河北 冀韵墨城”文旅宣传推广活动在墨西哥墨西哥城成功举办。河北传媒学院舞蹈艺术学院代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受邀随团参与,教师段怡薇、赵椿泽作为代表,以精湛的文化艺术为纽带,向当地民众展现河北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中墨文化交流注入活力。
本次活动以“文化为桥、文旅相融”为主题,通过文艺展演、资源推介、非遗展示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呈现河北的历史底蕴与当代风采。出访活动的节目包括河北梆子、评剧、二胡、民歌、落子舞等艺术形式。由胡雅莉统筹编导,其中段怡薇、赵椿泽老师共同演绎了《壮山河》片段、《放风筝》两个作品,将河北沧州落子舞的典雅韵律与质朴灵动相融合,舞姿舒展间尽显太行山脉的雄浑意境与大运河畔的人文风情,生动诠释了“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文旅品牌内涵,使墨西哥观众对河北这片土地产生了浓厚兴趣。
活动现场同步设置的“燕赵匠心”非遗展与“光影河北”图片展,通过蔚县剪纸、内画、定瓷等非遗珍品及长城、承德避暑山庄等风光影像,与舞蹈表演形成呼应,构建起立体的河北文化图景。两位老师在互动环节中,结合舞蹈动作讲解河北民俗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关联,用通俗的表达让墨西哥民众直观理解艺术创作与地域文化的深层联系。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舞蹈作为无国界的艺术语言,在海外推广中具有独特优势。两位老师的精彩演绎,让墨西哥民众从肢体艺术中触摸到河北文化的温度,为两地文旅交流搭建了情感桥梁。当地文旅机构代表则评价,这场充满东方韵味的舞蹈表演令人印象深刻,为后续组织墨西哥游客赴河北观光奠定了良好基础。
查看详情

04

2025.10

我校学生喜摘第十五届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近日,第十五届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颁奖典礼圆满落幕,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2019级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李晨浩同学执导的剧情片《燕儿》(英文名《Mother's Choice》)再创佳绩,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导演奖"。这是该影片继在第十五届澳门国际短片电影节斩获"最佳作品""最佳摄影"两项大奖后,又一次在国际影坛上获得的重要荣誉。
作为我校本科扶持计划重点作品,《燕儿》自创作以来便展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影片不仅在第十五届澳门国际短片电影节上从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836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更已先后荣获美国红花石国际电影节最佳原创剧本奖、河北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剪辑奖等多个国内外奖项,展现出卓越的艺术品质和创作水准。
《燕儿》的成功凝聚了众多主创团队力量:由李晨浩同学担纲导演,国家一级导演黄山担任艺术指导,徐兴标、徐宁老师共同指导,徐宁老师兼任摄影指导,徐兴标老师参与编剧,邱琬婷同学负责制片、剪辑与调色,曹佳慧同学参与编剧,王瑞光、韩耀霆同学担任掌机,姚力康同学负责灯光,张晓亚老师担任声音指导,贾世宇、王少杰同学负责录音,邢嘉琦、褚姮君同学参与剪辑和场记工作。这一由业界教师引领、学生主导实践、跨年级协同创作的团队配置,为影片质量提供了坚实基础,是我校实践教学成果的一次生动注解。
查看详情

02

2025.10

我校“8+6”育人工程成果在国家级重要媒体发表

9月30日,我校“8+6”育人工程暑期实践成果“乐亭非遗口述史”系列短视频在中国网发表。此系列作品由我校新闻传播学院师生与我校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乐亭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制作,充分挖掘李大钊同志故乡乐亭县的非遗资源,进行专业创作创新,实践“思政+专业+社会实践”的育人模式。这也是乐亭县融媒体中心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三年来,实践成果再次在国家级平台发表。
“乐亭非遗口述史”系列短视频共7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乐亭地秧歌、乐亭大鼓为对象,按照网络平台的产品形态与传播规则要求,对非遗传承人进行口述历史采访和短视频创作创新,挖掘李大钊同志与地方非遗文化之间的历史关联,践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使命。
2023年,我校在乐亭县融媒体中心建立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并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基地联络人、新闻传播学院王贺新老师被聘为融媒体中心荣誉主任。三年来以项目驱动,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大钊故乡的文化资源,形成了“河传学子看乐亭”“家风传初心”“乐亭非遗口述史”三个专题系列作品,多部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媒体平台发表。
 
 
中国网作品网址:
鼓韵悠扬 童心挚热
http://v.china.com.cn/2025-09/30/content_118106199.html
乐亭大鼓 一枝两路
http://v.china.com.cn/2025-09/30/content_118106304.html
大鼓世家 三代传承
http://v.china.com.cn/2025-09/30/content_118106273.html
乐亭地秧歌 一棵菜精神
http://v.china.com.cn/2025-09/30/content_118106333.html
乐亭皮影 创新致富
http://v.china.com.cn/2025-09/30/content_118106359.html
一鼓两板三根弦
http://v.china.com.cn/2025-09/30/content_118106368.html
李大钊与“冀东三枝花”
http://v.china.com.cn/2025-09/30/content_118106374.html
查看详情

01

2025.10

我校教师在2025年河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佳绩

9月30日,河北省总工会和河北省教育厅联合举办的2025年河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落下帷幕。我校选派的张苗苗老师荣获文科组三等奖,刘欣欣老师荣获工科组三等奖,白潭生老师荣获思想政治课专项组三等奖,充分展现了我校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
查看详情

01

2025.10

我校学生在“民族团结杯”河北省第三届高校民族舞蹈大赛中获佳绩

9月28日,由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与河北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民族团结杯”河北省第三届高校民族舞蹈大赛圆满落幕。舞蹈艺术学院积极参赛,凭借7个充满民族意韵与艺术张力的作品,在专业组比拼中脱颖而出,包揽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组织奖,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深厚的文化表达力以及高效的组织统筹能力。
此次大赛舞蹈艺术学院参赛作品涵盖多个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以舞蹈为载体传递民族团结精神。其中,作品《额尔古纳河》凭借对核心舞蹈形象的精准塑造、流畅的肢体语言与极具感染力的舞台呈现,荣获专业学生组一等奖;《澜水见月圆》《羌风》两部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荣获专业学生组二等奖;《侗》《达娃·痕映阳》《拉祜·织缘》《新米歌》则凭借鲜明的民族特色与细腻的编排,荣获专业学生组三等奖。
《额尔古纳河》
《羌风》
《侗》
《达娃·痕映阳》
《拉祜·织缘》
《新米歌》
查看详情

30

2025.09

我校师生多部作品在省级影视作品推选活动中荣获奖项

9月28日,“丛台之光 影响未来”河北省优秀影视作品暨第九届邯郸市优秀影视作品展播推介活动在邯郸新闻传媒中心演播厅圆满落幕。在此次评选中,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报送的作品荣膺三项大奖,微电影 《执子之手》 荣获微电影类最佳作品奖,微电影 《小铃铛》 荣获微电影类好作品奖,纪录片《银发摇滚》荣获纪录片类好作品奖。其中《执子之手》与《小铃铛》作为我校精品短视频扶持项目,已在国内多项赛事中斩获奖项。
本次活动由河北省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邯郸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河北省各市影视家协会、邯郸新闻传媒中心主办,是汇聚全省影视精品的权威平台。活动共收到来自省广播电视台、省直单位及各市影视家协会报送的电影、微电影、纪录片等各类作品180余部。经专家评委会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特别推荐作品3部、最佳作品7部、优秀作品23部、好作品53部。
查看详情

28

2025.09

我校教师获第七届紫金文化产业论坛论文二等奖

9月26日-27日,由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南京艺术学院主办,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紫金文创研究院承办的第七届紫金文化产业论坛暨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本次论坛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下设六个主题论坛,接受全国专家学者投稿,共有38篇论文入选,我校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宋菲教授论文荣获全国高校论文二等奖。
近年来,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围绕“数字化赋能传统文化传承与产业化开发”开展系列研究,宋菲教授的获奖成果正是学院长期投入的集中体现,标志着学院在非遗数字化领域已具备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查看详情

27

2025.09

我校师生屡获国际国内大奖,专业实力与创新精神闪耀各级赛场

近日,河北传媒学院在艺术与设计、影视创作等领域捷报频传,师生在国际赛事、国家级电影节及全国性创新大赛中接连斩获重要奖项。
在国际舞台上,美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尹瑛菊表现亮眼。在2025亚洲新锐艺术与设计大奖评选中,她的作品《Citywalk视角下-城冀探步:河北省文旅视觉形象设计》从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四千余件参赛作品中突围,荣获铜奖。作品以“城市漫游”为切入点,用创新视觉语言展现河北文旅特色,在创新性、艺术表现力与社会价值维度获评委高度认可。
在影视创作领域,戏剧与影视专业研究生王意辉带领ET AI Studio团队再添荣誉。在福州举办的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两岸AI短片大赛”中,团队创作的AI动画短片《缚见尔木》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AI主竞赛单元“最佳创意奖”。该作品作为AI主竞赛单元仅有的四部入围作品之一,以女性自我觉醒为主题,巧妙融合植物意象隐喻与前沿AI技术,用诗意镜头语言传递生命力量,彰显我校学子在科技与艺术融合领域的创新探索能力。
全国性赛事中,我校师生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艺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一届“艺委会杯”创新大赛中收获颇丰。在数字艺术与新媒体、视觉艺术与产品设计、技术与艺术融合、微电影、舞台剧等多个竞赛单元累计斩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19项。此外,三位教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学校也荣膺“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查看详情

25

2025.09

我校举办“勿忘国耻 铭记英烈—弘扬抗战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讲座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抗战精神,9月24日,河北传媒学院追光团校在学术报告厅举办“勿忘国耻 铭记英烈--弘扬抗战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抗日英烈杨杰将军之孙王伟担任讲师,河北传媒学院副校长高晓峰主持,精英集团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革命文献研究中心主任詹洪革,以及相关处室和学院领导、思政课教师、各二级学院团委书记等3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讲座。
王伟老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战精神的重要论述为引,阐释“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的深刻内涵。他结合全面抗战初期中日军力对比、重庆大轰炸等史实,通过丰富的历史图片、影像资料、数据史料等,剖析“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梳理抗战八个关键节点,生动讲述了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呼吁当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现场4位学生代表诵读《抗战阵亡将士名录》,铭记历史、告慰英烈。高晓峰副校长代表追光团校向王伟老师颁发讲师聘书。
高晓峰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王伟老师的讲座以厚重历史经验、翔实史料数据和深情讲述,带来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既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他强调,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不仅是为了缅怀历史,更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全校师生须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个人成长的强大动力,为国家复兴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讲座结束后,王伟老师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开展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为后续我校思政课程优化提升提供了鲜活素材。
查看详情
 

共 72 页 714 条记录,每页显示 10 条。